要闻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关注>>正文

纪念“九一八事变”90周年 白山黑水铸忠魂中国国家图书馆推出东北抗日联军口述史资料库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1年09月18日 文章点击数:1052 【打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驰

  “那时候(1933年前后)我在抗日儿童团跑信(送情报),就我们三个小孩,得怎么送呢?我二姐有个小辫儿,我们就把情报扎在辫子根里头,缠上长长的头发绳,日本人不翻辫儿。”视频里,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兵吕凤兰对着镜头讲述着自己年幼时给东北抗日联军送情报的故事。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9月18日于首页推出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包括25位老兵的口述视频,吕凤兰便是其中之一。

  2012年,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建设工作。“做这个资料库的契机是国家图书馆在2011年举办的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展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介绍,展览开幕当日,来了3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她们是抗联三军老兵李在德,六军老兵李敏和东北抗联将领冯仲云之女、新四军老兵冯忆罗。“听她们回忆抗联的故事,我们意识到,她们所承载的是属于整个国家的记忆。由于东北的抗日斗争在1931年便拉开帷幕,到2011年,很多老兵已垂垂老矣。他们的记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应该随着老人生命的结束而消失。”

  为了做好这次抢救性口述史采集工作,工作组向冯忆罗等老兵征集线索,咨询抗联研究者,了解到部分老兵的家庭住址。“我们在采集中,循着老兵们的回忆,还获得了新的线索。”田苗告诉记者,目前共采集到25位抗联老战士,60多位抗联家属和后代,20余位抗战亲历者和抗联历史研究者,积累了超400小时的珍贵资料,还收集到纸质和数字版历史照片约1000幅、盒式录音带266盘、老战士日记手稿92册等文献。

  第一位受访老兵是年过九旬的李在德。1920年,年仅2岁的李在德随家人从朝鲜逃难到中国丹东,其母亲金成刚是汤原十二烈士之一,在担任黑龙江汤原县妇女主任时遭叛徒出卖,英勇牺牲。李在德16岁参加汤原反日游击队(后改编为抗联六军),18岁成为共产党员。

  后来,李在德随丈夫于保和来到抗联三军,共同担任电报员,分别负责发电报和写报稿。“我们有两个本子,一个明码本,一个密码本。密码本是一部中文小说,每个字边上有记号,对应着明码的字,两本合起来才能翻译出电文的意思,即使敌人收到电报也不容易破译。”李在德告诉工作组,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抗联著名歌曲《露营之歌》的歌词“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是对秋冬季节的生动写照。由于行军需要,部队只能在野外就地扎营,哪怕是冬天也得“猫”在雪地里忍饥挨冻。由于敌人的电台在晚上11点前都可能会接收并扰乱我方电波,李在德基本都是在半夜顶着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发电报。

  东三省冬季酷寒,食物匮乏,“那时候饿死的、冻死的、病死的、打死的,我都见过了,哭到后来眼泪都没有了。”李在德告诉工作组,“死去的战友里,冻死的‘最好看’,在树底下一坐一闭眼,跟睡觉一样,没有一点儿痛苦。”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抗联战士们仍然奋勇抗敌。工作组在采访老兵李敏时了解到,很多抗联的将领和战士在牺牲前都会高唱《国际歌》,“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令我深受感动。”田苗说。

  “除了环境艰苦,战争也非常残酷。”拜访抗联六军老兵潘兆会时,潘老揭开上衣,胸腹上累累伤痕历历在目,让工作组记忆深刻。1938年7月,潘兆会和部队回汤原县太平村的路上,在黑金河遭遇大批日伪军。“我身上都是伤,子弹从右腹进、左腹出,肠子都流出来了,我就往肚子里塞,用毛巾堵上,再用裤腰带系上继续战斗。那个月,我光肚子上就打了2枪。”

  看着潘老的伤疤,工作组肃然起敬。“他们在选择奔赴国难的那一刻,已经将生命置之度外了。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你能够感受到伟大的抗联精神,他们秉持着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敢于战斗,敢于牺牲,我们要将这种精神生动地传承给后代,而老兵们就是抗联岁月最鲜活最具体的体现。”田苗说。

  对于工作组而言,拜访和倾听老兵回忆的过程,也是精神受到洗礼的过程。作为抗联政治工作领导人之一的韩光,新中国成立后奋战在纪检监察战线上,在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等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碰硬、勇于斗争。抗联教导旅(八十八旅)老兵陆保平将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了一生,饮食简单、衣着朴素,却慷慨捐出2万元退休金帮助汶川地震的灾民。“他们代表了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争取民族解放的中国人,是中国的脊梁。”田苗说。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在抗联14年的对敌战斗中,仅军级以上的高级将领就牺牲20多位。“我们现在提到抗日英雄,就能想到许多响彻在白山黑水间的抗联名将,如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等等,他们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田苗认为,工作组的意义,就是为人们和历史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人们守住民族记忆,继承民族精神,并将之更好地发扬下去。

 
Copyright 2019 省纪委监委驻四川文理学院纪检监察组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四川文理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入口 旧版访问
主办:省纪委监委驻四川文理学院纪检监察组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四川文理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塔石路中段519号